
本期“中國制造之美”所關注的兩家企業都是在產品方面進行了創新探索。其中,智酷公司通過對鍵盤里面所安裝的移動版操作系統的設置和優化,解決了希望在PC端使用互聯網資源用戶的需求;而奇紅電器則專注于做“好冷柜”,立足于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創新,通過專業化的特色產品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作為三大制冷產品之一的冷柜,因更多具有商用色彩而關注度遠不及空調和冰箱。然而最新的市場研究顯示,冷柜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除商用外,家用冷柜市場的份額正在逐年上升。
寧波奇紅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紅電器”)總經理陸耀鐘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是驅動冷柜產品不斷創新和升級的原動力,而當前的冷柜正在經歷從功能型到體驗型的轉型升級。“作為冷柜生產制造企業,一定要立足于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創新、品牌創新和技術創新,通過專業化的特色產品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只做冷柜一個產品
“我們只做好冷柜。”陸耀鐘向記者解釋稱,“我們有雄心壯志,但不貪心。所以我們只做好冷柜這一個產品,要做品質最高的‘好冷柜’。”
據北京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冷柜市場正呈現寡頭局面,行業格局穩固,前三強市場份額合計約占中國冷柜零售市場總量的63%。其中,海爾冷柜以超過40%的市場份額占據壟斷地位,星星和新飛分別以11%和10%的占比位居亞、季軍。
陸耀鐘認為,短期內冷柜市場的寡頭局面還會繼續存在,無人撼動,但是市場份額會逐步被新來者瓜分,整體會逐步出現分流,后來者想要活下去,就要從技術、產品、品牌和渠道等方面進行創新,來取得市場份額。“格力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以單一空調品類做到千億,這種情況在冷柜市場也有機會出現。”
所以,奇紅電器選擇了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巧妙回避了行業的同質化、低價競爭怪圈。冷柜市場是一個家用商用兼具的特殊市場,以前商用較多,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家用冷柜市場的份額正在快速提升。
“很多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冷藏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傳統冰箱中的冷藏空間已經無法滿足,所以家用冷柜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選擇。”陸耀鐘透露,奇紅電器多年來只做冷柜產品,同時不斷開發產品型號,如今已具備生產從50升到2000升之間的各種容積型號,可以滿足各種家用及商用需求。
但是,記者在其車間發現大量的藥物儲藏柜正在生產。陸耀鐘介紹稱,冷柜產品當前呈現出來的商業用途較多,而商業是多種多樣的。隨著國家對藥品存儲條件要求的明確,各個藥店醫藥存儲設備均面臨著更換升級,這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只是看到并抓住市場機遇而已”。
做好這些,也并不僅僅是一句話那么簡單。奇紅電器的管理團隊都從事專業化冷柜生產經營十幾年,從公司成立之初即按照高于國家家用制冷器具標準的企業標準進行生產,并與國內著名的原材料供應商合作,以此來保證做好冷柜所需原料。陸耀鐘說,“好冷柜的市場價值就體現在用戶體驗和重復購買上。”
“1+3模式”做品牌
滿足消費者需求,是任何一個企業追求成功的唯一法寶,陸耀鐘顯然也深諳此道。
在奇紅電器生產線上的產品,包括北極熊、新飛、中山阪神、航天四個品牌。對此,陸耀鐘解釋稱,北極熊是奇紅電器的自有品牌,另外三個則為有償使用的品牌,“我不喜歡OEM,因為客戶今天可以把訂單給你,明天就可以給別人,是不長久的。所以,我們很注重北極熊品牌的打造,但是我們畢竟是一家新企業,在打造和塑造品牌的同時,也要考慮產能的釋放,所以我們還有一些有償使用的品牌:新飛、中山阪神和航天。”
所謂有償使用,即奇紅電器向品牌持有方支付品牌使用費后,進行品牌產品的生產、銷售和經營。“當然,品牌多少也要有一個度,奇紅電器現在是‘1+3’的模式,正好可以釋放我們當前的產能,也不會使品牌過度分散,不算多也不算少。隨著品牌的塑造,知名度和市占率上來后,我們也會考慮品牌的集中。”陸耀鐘表示,“另外一點,從客戶的角度來講,有些客戶信任我們的產品質量,如果我只有單一品牌,被其同行拿走代理權的話,那我們就失去了合作的機會,而多品牌的話,可以留住這部分客戶。”
除了品牌滿足消費者選擇外,奇紅電器產品的一大賣點為:節能。
“我們考慮最多的是發泡層是不是可以比同行做得更厚實一點,壓縮機是不是比別人更高效一些等等,這些我們在設備里進行升級。”陸耀鐘透露,“我們高價采購自動繞管機,通過設備將制冷管繞到廂體上,并且將制冷管進行D型處理,增加管體與廂體的接觸面積,以提高效率,節省能耗。”
當然,設備的引入也有節省成本的考慮。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很多制造類企業都在通過引入機器設備來減少人工成本的改革。陸耀鐘也坦承,“冷柜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且產品利潤率不高,行業競爭激烈,減少成本是每家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而且,機器的使用也可以實現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的標準化。”
型號的豐富,必然會對生產線提出較高的要求,奇紅電器是如何通過自有生產線來滿足各種型號產品的出品?陸耀鐘表示,這主要是通過計劃調度來完成的,以小柜生產線來講,每天至少要生產6~8個型號的產品。“我們每天的生產線要進行不斷的調度,以確保經銷商、代理商的需求,效率會比較低。”陸耀鐘說,“但是如果增加多條生產線的話,往往會導致淡季閑置、庫存增加或是現金流緊張等各種問題,而我們通過各種數據的分析和生產線的調整,可以實現全年恒量生產,且不過度增加庫存,對這種中小企業十分適用。”
在陸耀鐘看來,產品驅動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在互聯網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重視用戶體驗,只有好產品才能給消費者以極佳的用戶體驗,重新審視中國制造業的工業精神就是造好產品。在營銷過度甚至是無計可施的當下,嚴重的產品同質化使得企業再次回歸到產品時代,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營銷為王”時代正在被“產品為王”所替代。